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区偷拍区日韩区,91东京热超碰,国产 日韩 高清 永久免费

專業認證 服務企業 最新動態 News Center
新聞動態 News Center
當前欄目

《關于加強知識產權鑒定工作的指導意見》解讀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關于加強知識產權鑒定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推動建立完善知識產權侵權糾紛鑒定工作體系等進行部署。現就《指導意見》要點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要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等多種手段,從審查授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公民誠信等環節完善保護體系,加強協同配合,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知識產權鑒定是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中的重要環節,能為知識產權行政和司法機關辦案提供科學依據,有利于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效能。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信息通訊、生物醫學等尖端、前沿技術快速發展,知識產權疑難復雜案件不斷增多。知識產權鑒定在知識產權糾紛,尤其是在疑難復雜案件的專業技術事實認定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知識產權鑒定工作。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都對加強知識產權鑒定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為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建立完善知識產權侵權糾紛鑒定工作體系,促進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專業化、規范化發展等,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總結前期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檢驗鑒定技術支撐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經驗,充分征求并吸收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單位的意見,研究起草了《指導意見》。 二、總體要求 《指導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決策部署,對構建知識產權鑒定工作機制、健全標準體系、強化監督管理,推進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專業化、規范化發展,加強知識產權鑒定對行政裁決、行政執法、司法審判、仲裁調解等的專業技術支撐等進行工作部署。 《指導意見》強調加強知識產權鑒定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原則: 一是堅持政府指導與行業自律相結合。加強規劃引領、工作指導、環境營造,發揮好行業自律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行業管理和自身建設,深入了解行業發展狀況,不斷加強行業誠信,形成發展合力,共同推動優化知識產權鑒定工作開展環境。 二是堅持高質量發展與規范化管理相結合。遵循實事求是、獨立客觀、公開公正等精神,堅持依法合規、做精做優,科學有序開展行業評價、推動自律監管,以高水平的規范化管理推進知識產權鑒定工作高質量發展。 三是堅持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相結合。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圍繞完善標準、加強協同、提升能力等工作重點,深入推動理論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知識產權鑒定專業化水平,更好滿足發展需要。 《指導意見》提出未來三年主要發展目標,到2025年,形成較為完善的知識產權鑒定工作管理機制,建立多層次多類型的知識產權鑒定標準體系,知識產權鑒定機構規模合理、技術領域覆蓋面廣、專業化規范化水平明顯提升,知識產權鑒定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對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技術支撐作用更加突出。 三、主要任務 《指導意見》圍繞發展目標,從明確工作定位、健全標準體系、加強機構培育、完善行業管理、開展行業評價、健全協同機制、加強能力提升和推動自律監管八個方面,部署了重點任務。 一是明確工作定位。主要提出知識產權鑒定的工作性質、范圍、重點和作用,強調了知識產權鑒定意見的證據屬性,明確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二是健全標準體系。主要提出推動出臺知識產權鑒定相關國家標準、團體標準,支持地方開展知識產權鑒定標準貫徹和實施工作,推進各類知識產權鑒定工作規范化開展。 三是加強機構培育。主要強調地方在加強知識產權鑒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的業務指導工作機制,通過貫徹實施知識產權鑒定標準培育鑒定機構。 四是完善行業管理。主要提出推動成立全國性行業自律組織。構建知識產權鑒定機構遴選薦用機制,建立全國統一的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名錄庫,將通過貫標的鑒定機構納入名錄庫,供相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仲裁調解組織等選擇使用。 五是開展行業評價。主要提出支持行業自律組織探索制定知識產權鑒定行業等級評價辦法。鼓勵行業自律組織加強行業誠信建設,依法依規對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和鑒定人加強信用監管。 六是健全協同機制。主要提出建立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與執法部門、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檢察機關及相關部門間協商機制,加強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名錄庫互薦共享工作,推動建立相關部門對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從業情況的反饋機制等。 七是加強能力提升。要求加強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和鑒定人思想政治建設,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指導行業自律組織開展分級分類培訓,加強培訓師資和教材建設,利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建立知識產權鑒定應用案例庫。 八是推動自律監管。提出推動行業自律組織建立完善行業評判制度,完善行業激勵懲戒機制,推動實施全過程留痕、全流程監管。推動嚴格知識產權鑒定從業標準。明確知識產權鑒定人或鑒定機構經依法認定有故意作虛假鑒定等違法行為的,移出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名錄庫等。 四、保障措施 為推進各項目標和重點任務的順利實施,《指導意見》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工作保障和宣傳推廣三個方面的保障措施。強調要充分認識知識產權鑒定工作對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各地方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本地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和鑒定人培養力度,建立健全本地知識產權鑒定工作體系。積極宣傳推廣知識產權鑒定工作中的成果和經驗,為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環境等。 相關鏈接: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加強知識產權鑒定工作的指導意見  

08-09
2022

助力興企利業 建設創新“雪城”(知識產權報)

——訪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先進集體、牡丹江市知識產權局 截至2022年6月底,累計授權專利1.086萬件,累計注冊商標2.5942萬件,擁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5個、地理標志商標7件,其中,“東寧黑木耳”的品牌估值達181.27億元……一串串數字背后,凝聚著牡丹江畔知識產權人堅持謀事一條心、干事一盤棋的決心和對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信心。2021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培育城市。 “把脈問診”送良方 針對轄區內不少企業存在的對知識產權工作認知度不高、賦能發展的動力不強、創新引領的勢頭不足等問題,牡丹江市知識產權局從2020年起,開始實施興企建功工程和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工程,先后培育了友搏藥業1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恒豐紙業等5家省級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黑寶藥業等18家省級知識產權優勢試點企業。目前,全市省級以上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已有45家。 在黨史學習教育的浪潮中,牡丹江市知識產權局把黨建業務融合作為服務市場主體的重要手段之一。局內各黨支部把黨建活動融入到企業一線,主動靠前服務,開展知識產權“進企業、進學校、進園區、進社區”活動,與市場主體面對面,知其所需,紓其所困?!霸诜者M企業活動中,我們借力第三方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推動鑫北方、天慶石油等企業與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合作,獲得專利申請、運營、維護、布局等一攬子‘管家式’專業服務,幫助企業增強知識產權整體實力。”牡丹江市知識產權局局長劉紅雨表示。 “我們還依托政策引領,創新運營、服務形式,積極引導高質量知識產權轉化運用?!蹦档そ兄R產權局運用促進科科長張爽表示,自牡丹江市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聯合體成立以來,牡丹江市知識產權局主動對接園區、優勢企業、科技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協調支持銀行、保險等金融部門開展相關業務,探索建立包括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險等知識產權金融工作的整體知識產權金融運營體系,打破企業融資難堅冰,開辟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新途徑。截至目前,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達1.825億元。 凝心聚力強保護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我們充分發揮體制貫通、監管融通、業務打通的優勢,向基層配備行政執法人員,將知識產權觸角延伸到一線,形成市縣聯動、部門協作的知識產權保護防線。”牡丹江市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科科長王紹民表示。當前,市、縣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紛紛設立知識產權相關科室和執法機構,同時建立市、縣區兩級知識產權糾紛調解維權援助服務站。據介紹,兩級維權援助服務站以裝備制造、現代農業、數字經濟、冰雪文化、創意設計等領域為重點,主動深入園區、企業溝通交流,摸查維權需求,建立保護清單,目前已為聚旺機械加工廠、北方水泥廠等15家市場主體提供了專業服務。 知識產權保護社會共治新模式,是牡丹江市知識產權局不斷探索的知識產權保護創新機制。王紹民介紹,自2020年起,牡丹江市知識產權局通過與法院、司法局、仲裁委員會等部門的互動互通,成立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知識產權仲裁庭,并制定《牡丹江市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銜接工作實施方案》,完善線索通報、案情通報、案件移送、信息發布溝通協作、檢驗鑒定“綠色通道”等工作制度,形成打擊違法犯罪合力。公安機關、市場監管部門深挖案源、追根溯源、密切合作,破獲17起知識產權類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案,涉案金額1000萬元。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查辦知識產權案件30余件,受理消費者投訴200余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0萬余元。 此外,結合當前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要求,為提升信用監管效能,牡丹江市知識產權局還將知識產權失信行為納入跨行業、跨部門、跨領域的信用聯合獎懲監管,探索以聯合為保證、以懲戒為關鍵、以信息化為支撐的工作路徑,編制了一張覆蓋全市的聯合獎懲“協同監管網”。工作開展以來,及時發布知識產權失信案件信息12件。 “近年來,我們一年一個臺階,一步一個腳印,取得不少成績。我們還會再接再厲,錨定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創建工作目標,致力優化營商環境,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助力知識產權賦能創新發展,為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牡丹江新征程貢獻知識產權力量。”劉紅雨表示。(劉娜)

08-09
2022

助力餐飲、文旅等重點行業紓困發展 首批“知惠行”專項活動商標質押貸款簽約

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銀行在京共同舉行“知惠行”專項活動啟動儀式,首批商標質押貸款在北京、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等12地分會場同步簽約。一批商標質押助力重點行業紓困成果集中落地。 “知惠行”專項活動于今年6月底啟動,是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銀行針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文旅等重點行業紓困發展,共同推出的一項創新舉措。該活動計劃利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組織商標質押相關活動100場以上,以10個重點省份帶動其他地方一起參與,力爭惠及重點行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000家以上。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盧鵬起在啟動儀式上表示,“知惠行”專項活動啟動以來,得到各地方知識產權部門和中國銀行分支機構的積極響應。希望各地抓住今年第三季度的時間窗口期,充分調動基層一線積極性,用好用足相關金融產品及優惠政策,深入開展企業調查走訪、政策宣講、撮合對接和相關便捷服務,加強數據賦能,多種途徑擴大活動宣傳,更好助力重點行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為穩住經濟大盤貢獻一份力量。 中國銀行副行長王緯表示,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銀行的知識產權金融工作高效有序開展。“知惠行”專項活動旨在積極發揮知識產權金融的潛在動能,為更多小微企業“輸血補氣”,尤其是幫助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文旅等重點行業盡快走出疫情困境。期望通過該活動,有效提升全社會對于商標價值的重視,全面激發企業創造和運用商標的積極性,助力越來越多的百年老店和“金字招牌”不斷涌現。 當前“知惠行”專項活動正在有序推進中,參與活動省份將持續組織專項活動,并積極向市縣和基層分支機構延伸。

08-02
2022

陜西省科學技術廳等五部門關于做好我省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各設區市科技局、教育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國資委,各國家高新區管委會,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各高校、科研院所,省屬企業: 為深入貫徹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科技部等七部門關于做好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和落實工作的通知》(國科發區〔2022〕185號)要求,現就做好我省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吸納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重大意義 科研助理是從事各類科研項目輔助研究、實驗(工程)設施運行維護和實驗技術、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學術助理、財務助理以及博士后等工作的人員,是科研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各類創新主體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決策部署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構建與科技計劃實施相適應的專業科技支撐隊伍的有力舉措,更是提升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創新能力的必要途徑,對推進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工作,加強組織領導,深入挖掘崗位資源,加大保障支持力度,統籌推進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開發科研助理崗位,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參與科研相關工作,切實推進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二、任務要求 各市科技局、各國家高新區管委會、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要根據本地(區)科技計劃項目承擔情況和科研、產業發展需求,積極主動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一定數量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開發的重點對象是:在研的省級及以上科技計劃項目承擔單位、享受研發投入補助或加計扣除的單位。2022年省財政資助經費在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的科研項目,原則上應至少設立一名科研助理;5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的科研項目,原則上應至少設立兩名科研助理;對于項目經費較少的情況,承擔國家及省級科研項目數量較多的高校、科研院所應設置課題組聯合科研助理崗位。優先保障: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的2022屆高校畢業生,以及有殘疾的、較長時間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最大限度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做好對應聘科研助理崗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服務保障力度,切實落實對科研助理崗位薪酬、社保、檔案等規定的要求,增強科研助理崗位的吸引力。 三、工作要求 (一)省屬高校、科研院所、省屬企業要加大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力度。自2022年起,各單位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工作完成情況將納入科研項目綜合績效評價體系,科研項目綜合績效評價結果是驗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的重要依據,當年績效完成情況將作為省科技廳次年安排有關項目的重要參考內容。 (二)國家和省級高新區、楊凌示范區要主動作為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充分發揮產業發展主陣地作用和集聚帶動就業效能。落實好《科技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國家高新區、自創區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促創業和2022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國科辦區〔2022〕85號)各項要求,積極動員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等設立科研助理崗位,組織引導承擔各級科研項目的單位合理開發科研助理崗位,鼓勵企業等單位自行組織的項目設立科研助理崗位。各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科研助理崗位開發落實情況將作為高新區年度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之一。 (三)各市科技局負責組織完成本市區域內高校、科研院所、國家高新區外的各類企業、科技服務機構、新型研發機構,以及其他中央單位在本市區域內分支機構的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工作(不包括本市區內教育部、中科院、國務院國資委所屬高校、事業單位及央企)。要加強與當地教育、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國資部門溝通協作,及時掌握當地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盡最大可能吸納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科研助理崗位服務保障。設立科研助理崗位的單位,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簽訂服務協議,為科研助理辦理參加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等。按照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有關政策,科研項目完成任務目標并通過綜合績效評價后,結余資金留歸項目承擔單位使用,單位應將結余資金統籌安排用于科研活動直接支出,科研助理崗位經費可按規定從科研活動直接支出中列支。對于依托各級科技計劃項目設立的科研助理崗位,科研項目經費中“勞務費”科目資金可按照有關規定用于科研助理的勞務性報酬和社會保險補助等支出。對于新立項項目,應結合科研助理的聘用情況認真測算經費需求,據實列支;在研項目如需調劑預算,可由項目承擔單位按規定調劑。鼓勵設立科研助理崗位的單位統籌相關經費渠道,配套專門資金為科研助理崗位提供長期穩定支持。 (二)省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和業務指導,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抓好落實。省科技廳負責牽頭協調有關工作,重點指導各市科技局、各國家高新區管委會、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落實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工作,對全省落實進展情況進行匯總統計。省教育廳負責指導全省高校落實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工作,對全省高校進展情況進行匯總統計。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做好對科研助理崗位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指導及企業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一次性擴崗補助發放工作。省國資委負責指導所監管省屬企業落實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工作。 (三)各市科技局、各國家高新區管委會、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各高校,企業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加強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實時掌握本地區(單位)項目承擔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有關情況,確保統計準確無誤、報送渠道通暢,確保報送數據與本地區(單位)教育系統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系統數據一致。各市科技局、各國家高新區管委會、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落實進展情況報送省科技廳,全省高校落實進展情況報送省教育廳。各地各部門要加大科研助理崗位宣傳力度,動員各類媒體做好宣傳工作,營造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良好氛圍。 五、其他 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實施,原陜西省科學技術廳等四部門《關于落實鼓勵科研項目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具體舉措的通知》(陜科發〔2020〕19號)同時廢止。 省科技廳聯系人:陳俐辛 楊京亞,029-87294281 省教育廳聯系人:黃文歡,029—88668673 省財政廳聯系人:常宇航,029—68936097 省人力資源社會和保障廳聯系人:諶能仁,029—63915077 省國資委聯系人:楊柏森,029—88660153 陜西省科學技術廳 陜西省教育廳 陜西省財政廳 陜西省人力資源社會和保障廳 陜西省國資委 2022年7月26日

08-02
2022

服務供給齊發力 保護效能穩提升(知識產權報)

我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網絡進一步向基層延伸,信息化建設持續推進—— “截至2021年底,全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構總數達到1300余家,71.9%的?。ㄗ灾螀^、直轄市)建有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信息化平臺。這一年,全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構組織開展有關知識產權咨詢指導服務約4.1萬次……”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期發布的《2021年全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進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我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網絡進一步向基層延伸,維權援助信息化建設持續推進,資源整合進一步加強,工作步伐更加穩健。 延伸服務“觸角” 瞄準重點對象 民營企業精力資金有限,疏于知識產權管理,自研新技術遭侵權該如何應對?中小企業把握不準知識產權轉讓的風險點,又能從哪里獲得咨詢服務?社會公眾和創新主體保護知識產權的需求更加強烈、多樣,對維權援助工作的廣度、速度、力度提出更高要求。 過去一年,我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體系建設有序推進,維權援助服務網絡不斷拓展,工作機構進一步向基層延伸,覆蓋范圍更廣,為社會公眾和創新主體送去更加及時、高效、扎實、系統的維權援助服務。 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構建了省、市、縣三級全覆蓋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體系,全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構總數達到1300余家。其中,19個?。ㄗ灾螀^、直轄市)積極引導知識產權服務進市場、進園區、進企業,推動知識產權服務“觸角”下沉基層。如江蘇省新建3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全省已實現13個設區市和96個縣(市、區)維權援助機構全覆蓋;甘肅省通過知識產權計劃項目,引導和鼓勵行業協會、企業等設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并推進維權援助工作站向園區延伸擴展。 明確需求導向,瞄準重點對象,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靠前發力,使得知識產權保護這場“及時雨”轉作“灌溉水”,長效滋潤著社會創新的土壤。過去一年,我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方向更加明確,圍繞中小微企業、“走出去”企業等重點對象,以及展會、電子商務平臺等重點領域,主動對接,積極施策,成效明顯。 2021年,各地維權援助工作相關部門面向中小微企業開展專項調研,精準對接需求,聚焦服務到位。內蒙古自治區知識產權局發放1800余份問卷,形成企業知識產權需求分析報告,組織專家提供精準服務,面向“走出去”企業,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強化海外維權援助資源與信息共享。北京市各類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構共享海外維權資源,為重點產業外向型企業提供海外糾紛應對指導152次、提供信息服務2800余次,幫助企業節約海外維權成本10.46億元。針對展會、電子商務平臺等實際需求,全國14個?。ㄗ灾螀^、直轄市)通過制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管理規范和標準、加大維權援助機構與展會和電子商務平臺的合作力度等方式,推動建立商貿流通領域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機制。 壯大協同力量 加強“云端”建設 眾人拾柴火焰高。2021年,我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力量不斷壯大,協同合作機制更加健全。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仲裁機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在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糾紛調解、海外援助等領域加強協作、優勢互補,在信息數據資源、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共享、相互支撐,形成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強大合力。 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25個?。ㄗ灾螀^、直轄市)通過簽署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共建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等形式,進一步推進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與行政保護、司法保護有機銜接,形成上下聯動、橫向協同、合作共享的保護機制。如中國(四川)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分別與法院、檢察院、仲裁委員會聯合設立知識產權巡回法庭、檢察官工作室和仲裁調解室,聚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貴州省知識產權局與省知識產權研究會、貴陽市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委員會以及相關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等單位積極溝通對接,建立合作機制。 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促進了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運用。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260余所高校和500余個社會組織參與進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這些社會力量走進企業、融入產業、投身展會等活動中,為需求對象提供咨詢、指導和公益服務,配合調解員開展多元化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活動,社會共治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進一步形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強信息化建設,成為促進維權援助服務便利化、集成化、統一化,切實提高維權援助效率的重要抓手。 放眼全國,維權援助信息化水平穩步提升,12個?。ㄗ灾螀^、直轄市)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信息服務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和微信公眾號等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和管理,推動維權援助工作業務整合優化。如湖南省升級知識產權綜合服務信息平臺,可以實現集成檢索、申請注冊、維權援助等相關功能的省、市、園區、企業四方線上互聯。重慶市在市知識產權局官網、“渝快辦”平臺、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設立維權援助專欄等渠道,大幅提高了獲取公共服務的便利度。 不斷深化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將有力推動構建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格局,讓市場主體走得更穩、行得更遠。(記者 李楊芳)

07-17
2022
合計291 條信息  共 49 頁      40    41    42   43   44    45    46    
國家知識產權局 陜西省知識產權局 海南省知識產權局 陜西省科學技術廳 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漢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漢中市科學技術局 陜西理工大學 天漢招聘 長安大學 陜西晟浩宇智供應鏈平臺 陜西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

主辦單位:漢中知識產權產業服務平臺 網站備案號:陜ICP備2022007194號-1 聯系電話:13892626999